甘食记百年肥肠粉logo
甘食记百年肥肠粉logo
甘食记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

闻香识成都小吃 饕餮美食

闻香识成都小吃 饕餮美食
2017年07月05日

红油重彩的火锅、冒椒火辣的串串、色泽红亮的夫妻肺片、卤香飘逸的兔头、皮薄馅嫩的龙抄手、软糯爽滑的红糖糍粑……夜幕下的成都抛却了白天的婉约与矜持,无论是嘈杂的街头大排档,还是气派的高档酒楼,都欣欣然开启了大快朵颐的饕餮模式。

美食,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。

随便拐入成都的一条街道,三五家家常川菜馆、七八家火锅串串店,夹杂着零零散散的钟水饺、担担面、赖汤圆小摊……外地人常常疑惑,这么多的餐饮,会有生意吗?不会形成恶性竞争吗?成都人用人头攒动的实际行动回答你:不用担心,这里是吃货的天堂。

的确,成都人的吃,是有名的,是有经济效益的。2015年,成都实现餐饮业零售额599.7亿元,同比增长8.9%,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.1%。2016年1月—10月,成都餐饮业零售额569亿元,同比增长12.1%。

无论是享誉国内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还是名噪海外的CNN(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)美食旅游纪录片,成都美食,都是不可绕过的话题。2010年2月,成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创意城市网络”,成为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“美食之都”称号的亚洲城市,“美食之都”为成都带来了国际声誉和世界影响。

政府“撑腰”为川菜产业发展带来政策红利

俗话说,民以食为天。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饮食文化深远厚重的国度,美食不仅是生活、是文化,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。

2015年,国家商务部把成都市确定为优化环境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试点城市,成都的川菜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。

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成都是川菜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,产业基础雄厚,比较优势突出,可以说,成都发展川菜产业,具有天时地利的先天条件。而政府“撑腰”,则极大地调动了“人和”因素,成都川菜产业迎来了政策红利。

2016年6月,成都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成都市川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率先提出打造“全球川菜四大中心”的发展蓝图、率先在全国把菜系作为产业来抓、率先从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统筹谋划;提出了完善川菜标准体系、夯实川菜产业基础、打响做亮川菜品牌、提升“美食之都”品牌等8项具体任务及政策措施,提出用5年时间打造千亿级产业,建设全球川菜标准的制定中心、原辅料生产集散中心、文化交流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输出中心的发展目标。

政策出台后,成都市陆续启动和开展了构建川菜“五名”品牌体系中的川菜旗舰店评定、餐饮“老字号”的保护和传承、川菜国际化以及建立“成都川菜海外推广中心”、加快“互联网+餐饮”发展等项目,评定了25家成都餐饮名店、在海外设立了2个“成都川菜海外推广中心”。

一系列政府举措,将原本市井街头的成都美食,引入了产业化发展的有序轨道。正如成都市商务委社区服务处处长陈小兵所言:“我的理解是川菜到了一个需要产业化发展的阶段,需要走出四川、走出国门,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实现产业化发展。”

“成都味道”酝酿着川菜产业向全球发展的决心